请稍候...关闭

帶著系統來大唐

農家壹鍋出

網遊小說

開元二年,四月,柳綠枝頭。
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,灞水流經。
灞水東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857章 公共交通小面值

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

2022-8-28 21:19

  “我的錢夠用即可,多了還是要拿出來。”李易不在乎賺棉花加工的錢。
  “拿出來是妳自己的事情,該賺的錢為何不讓妳賺?”李隆基堅持。
  “成吧,賺就賺。等天再暖和壹下,賣自行車,會有壹大筆錢入賬,還不用交稅。”
  李易不糾結棉花的事情,說起自行車。
  李隆基順著問:“好的軸承用在獨輪車上是否可讓獨輪車更易行進?”
  “軸承的價值遠遠超過獨輪車,能用上新軸承獨輪車的人又何必去推獨輪車?”
  李易笑了,這就跟開超跑送外賣壹樣,純粹是閑的,為了體驗生活。
  而且木頭的獨輪車其實挺好,淮海戰役就是用小車給推出來的。
  珍貴的歷史資料照片上顯示,百姓為支援前線,用馬車、驢車、獨輪車、擔子,把物資源源不斷送過去。
  當時的獨輪車就是木頭的輪子和軸,哪裏來的金屬給用。
  “三哥,其實想加快速度有辦法,長安城中鋪木頭軌道,像黃河壺口瀑布壹樣的軌道。
  包括鐵礦和長安碼頭倉庫使用的,壹匹馬能同時拉很大重量的東西和人。
  只要別把馬累到,軌道在長安城中縱橫交錯,百姓就有了公共交通。
  從城西到城東,帶多少的貨物,按照標準給錢……”
  李易開始介紹起他的新思路,公共交通。
  幾年前,百姓從城西到城東,帶幾個包裹,管他要壹錢的車費,他不會給。
  他寧肯自己走,壹錢可是不容易賺。
  現在同樣的包裹和路程,壹錢的話,百姓保證願意,節省下來的時間和力氣去幹活,能賺好幾個壹錢。
  跟京兆府各縣百姓為什麽夏天用輪船、冬天用爬犁壹樣,他們覺得時間等於金錢。
  像種大棚的,早上天不亮就點蠟燭進去摘菜,然後蓋上保溫的東西運往長安賣。
  速度慢了到地方菜都蔫了,或者是早上出發,天黑才到,等明天再賣?
  只能用爬犁來拉,早上出發,中午前趕到地方,趁著新鮮賣個好價錢。
  還有家中給李家莊子做工的人,到長安和回去,都是花錢。
  走過來兩天、三天,沒被凍死,再回去用同樣的時間,少幹多少活兒?
  “交叉的地方怎般處理?”李隆基想到軌道,就想到橫豎十字交叉。
  “留壹點缺口,只要軲轆足夠大,就不會掉進去,無非是到地方稍顛壹下。”
  李易見過鐵路十字交叉的圖片,就那麽幹的。
  “若是轉彎呢?”李隆基還有問題。
  “設計弧度軌道,馬控制好就沒問題。”李易不認為這屬於難題。
  有軌電車他曾經坐過,過直角彎,壹個弧就走了。
  “收費情況呢?”李隆基問起具體的操作了,他已經決定鋪軌道。
  這東西速度快,只要動員起來,兩三天就能把木軌給鋪上,然後提高長安百姓往來速度。
  甚至可以沿著去京兆府各縣的主路鋪壹下,馬拉有軌車速度快。
  但跟長安到洛陽的不壹樣,那條路屬於馳道,車軲轆還是原來的車軲轆。
  新的用好軸承,搭在軌道上,壹匹馬可拉好幾輛車,或者兩匹馬固定好距離,同時吃力,壹前壹後拉好幾輛車。
  李隆基已經學到了科學術語,這叫變滑動為滾動,減少摩擦力。
  李易想壹想:“至少得把馬的飯錢賺回來,馬很辛苦,別往死裏累。
  如果馬還能工作二十年,考慮馬的價值,把這個錢也算進去。
  車輛的磨損,成本回歸,同樣算進去。
  孩子有壹個免費線和壹個半價線,貨物有個重量線和長寬線。
  壹般從城西到城東壹人壹錢可以,人越多,不空跑,錢就賺回來了。”
  李易在說的就是公交車的車費,不看孩子的年歲,看身高。
  李隆基別的聽明白了,關於孩子半價有疑問:“壹錢從城西到城東,從城南到城北,半價怎麽算?”
  “我已經設計好了錢以下的貨幣,分,壹分、二分、五分。
  現在京兆府是生產力優先於需求,東西都在降價,別看收了稅。
  等新稻出來,米價更低,我要買米就買壹斤,壹斤米低於壹錢的時候,用分。
  在沒有超發貨幣的情況下,大唐的經濟發展會更好,貨幣的價值要提高。
  需要出現小額面值的錢補充流通過程中的缺漏與不足。”
  李易準備妥當了,並非專門為公車準備。
  李家莊子的兌換券始終沒超發,都是有多少實物當抵押發行多少兌換券。
  李家莊子倉庫中的金錠、銀錠、銅錠,堆了壹個地下倉庫又壹個地下倉庫。
  李易的實際錢財比大唐多出來好幾倍。
  不過那些錢財不屬於他,他已經發行完貨幣了。
  很多貨幣放出去是以貸款模式,就像買衣服的那個,還有輪船、雪橇制造。
  慢慢的會回本,在回本的過程中繼續外放,只是回報期長壹點。
  跟國債壹樣,持續的貸款利潤,或者說像銀行。
  跟銀行的區別在於,銀行遭受擠兌就完了。
  李家莊子不怕,有足夠的抵押品把發行出去的兌換券全部給抵換。
  生產力提高,貨幣不超發,許多商品的價格要變低。
  李隆基看看李易,除了點頭,沒啥還需要問的了,人家提出來的時候,後手早已跟上。
  “印吧,夠成本錢嗎?”李隆基想到了印刷成本。
  “壹分的現在不夠,不過李家莊子有壹部分錢是放貸形式發出去的,可以補償印刷貨幣成本。”
  李易對貨幣成本無法直接控制,卻能通過增益來彌補。
  只要生產技術夠好,轉化的生產力夠強,貨幣在金融方面的通脹就能被壓下來。
  稅收、商品利潤、貸款利率,本身就是推動通脹的社會活動。
  而同等面積的土地作物增產和手工業效率的提高、養殖成本降低,又會把通脹給打下來。
  當生產力足夠高,而貨幣不超發,通脹速度比不上商品數量的時候,就是商品降價的時刻。
  到了這個時候,就是大唐百姓享受福利的時刻。
  跟大家拿著錢不買東西的通縮不是壹回事兒,通縮可就麻煩了,壹旦通縮,必須采取其他手段。
  暫時不存在這個危險,李易就不說。
  等哪壹天有人聯合大資本搗亂,他會叫對方知道貨幣操縱的攻勢有多厲害。
  他有好多種辦法坑死對方,壹點不會留情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